中医认为睡眠有“养阴培之效、睡眠对未病者能增强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有“未病先防”之功;对已病者、能提高抗病能力、助机体驱邪外出、促进疾病向愈。
清代著名学者李渔遇到了一个到处讲养生秘诀的术士,李渔向他请教长寿的方法。术士说道:“益寿之方,全凭导引;安生之计,惟赖坐功。”李渔说:“你的方法太苦了,我这个人又懒,又喜欢事事求乐,你的方法我做不到。”接下来李渔提出了他的养生见解:“养生之诀,当以睡眠为先。”怎么解释呢,睡能还精,睡能养气,睡能健脾益胃,睡能坚骨强肾,人要是几个晚上不睡觉,就会生病;而病人若得一好睡,病就会减轻,由此可见,睡觉才是“无试不验之神药也”。术士听了这话,气得跑掉了。但我们想想,李渔的话不无道理。因此,我们应时时注重睡眠的重要性,在保证睡眠时间的同时,更要重视睡眠质量。
其实失眠和抑郁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,如果想要改变这种情况,需要做到舒肝养心。
中医认为,肝主疏泄,主要有疏泄气机之功。心藏神,人体,养之神藏于心。如果情志抑郁,肝气不舒,气机不畅,就容易失眠。为什么孩子很少出现失眠的情况?从身体上讲,小孩子精气足,经络通;从心理上讲,小孩子是“赤子之心”,心里没有那么多沟沟坎坎,自然吃得饱睡得香。而大人呢?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,生活节奏加快,工作、学习、家庭的压力一波接着一波压在身上,各方面的心理、社会因素影响,导致精神情志方面起了诸多变化,这些抑郁的情志在身体上的表现就是肝气不舒,同时又不注意生活细节,衣食住行都不加以注意,使得体内阴阳失,中医讲,正常的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平阳秘、脏腑调和,气血充足,这样才能够心神安定,心血得静才能睡得着,而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节制的生活习惯,把这个平衡打破了,那么失眠当然就是在所难免的。
想要对抗失眠,就要从舒肝养心入手,首先要开心,把抑郁统统抛掉,把肝从黑暗中解救出来,这样经络自然就通畅了。不管是郊游也好,还是打球做运动,身心都完全放松了,能够发自内心的笑出来,这一笑明显就能感觉到由里到外的通畅。
同时还要注意心在睡眠中的重要作用,唐代孙思邈说:“能息心,自瞑目。”《睡诀》说:“早晚以时,先睡心,后睡眠(眼)”,可见“先睡心”是睡好的先决条件。尤其是在起始失眠阶段,调节心理因素尤其重要。上床以后,如果入睡困难或早醒不易再入睡,不要烦躁,而应想些轻松愉快的事情,或者聆听轻音乐,以及钟摆滴答声,借助温润或单调的声响,催眠入睡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